close

覺察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這個過程涉及到人的大腦感官神經系統以及人的經驗、性格與文化;這個運作又稱為「心智系統」或「認知」(cognition)的功能與作用

人類大腦的「認知功能」涉及複雜的訊息處理歷程,我們每天的日常生活中總是在思考、判斷、與人溝通、集中注意力、解決問題、記住物品的位置,以及規劃大小事件並執行它等等,這些都有賴大腦「認知功能」的運作。

「認知功能」是指人們用來處理訊息或應用知識的心智能力,包括以下各項:

一、 注意力與工作記憶:

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時時充滿著各種不同的外在刺激,「注意力」是指人類在這些刺激中選擇聚焦在其中某一個特定部分,而忽略其他部分的能力;「工作記憶」指的是暫時儲存訊息在腦袋中,並可在短暫時間內操作此訊息的能力。 

二、 執行功能:

執行我們心中想做的事,其歷程包含了計畫、組織、起始、調節目標導向行為等;這些活動需要同時多重作業、解決問題、啟動一個新作業,並在多個作業間切換。

三、 記憶:

完美的記憶能力需要學習能力搭配記憶功能。記憶能力可以分為不同的歷程與類型。依照其時間涵蓋的長短,可分為:幾秒到幾分鐘以內的「立即記憶」、幾分鐘到一整天的「短期記憶」、幾天到幾年以前的「長期記憶」;也可分類為對於事實或事件的「描述性記憶」以及如何進行特定作業(如:繫領帶、騎車等)的「程序性記憶」。

四、 語言:

語言是人類獨有的交流方法,溝通是人類行為中重要的一部分。語言能力包含對物體的命名能力、產生詞彙、理解詞彙與口語概念能力。

五、 視空間知覺能力:

視空間能力與我們的定向感有關,讓我們能在環境中形成空間地圖,可以估計距離、形成深度知覺、使用心像、圖形仿繪、以及建構物體。例如:可以根據心中的路徑指引他人方向、拼圖等。

克里希那穆提說,我們必須留意在觀察中所存在著的陷阱經由認知系統的作用我們在建立起對其他人或對任何東西的印象後,我們就只能看到那個印象了,於是這個印象和持有印象之人就產生了問題。我們所有的人際關係通常都建立在思想塑造的印象之上。如果你對我早有某種印象,我對你也是如此,那麼我們自然無法看到真正的對方。

所以,克氏說 , 能否如實覺察的關鍵就在於 一一 我們能否從已知中解脫。當我們心中不再存有先入為主的觀念或意象,才能直觸生活。這意味著 , 我們必須跳出認知系統的框框 , 想想看 , 這有多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