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法敘,師兄姊們在師父的引領中,各自分享佛法生活化實踐進度。下課前,有位剛從職場退休新加入的夥伴,感慨地說:「一把年紀了才要開始,感覺遲了,晚了,來不及了!」師父問:「是這樣嗎?」我回答:「活到老,學到老;有開始總是好的。」理智雖如此,但我自己心中也偶有與佛、與師「相識恨晚」之憾!

 

從藏經閣借回幾本書,其中一本法顯大師傳,讀後頗得激勵。大師生於東晉,為尋求佛教戒律,以六十歲的高齡,仍一片熱情勵志前往天竺取經,西行之路歷經大漠流沙、葱嶺雪山......,千辛萬苦、九死一生;同行的同參,有羈留異域的,有半途而廢的,有不幸身故的,唯有大師憑著堅毅卓絕的深心,不改初衷,終成大事。大師不僅有不怕難的精神,更有高瞻遠矚的思慮,為了與人溝通與閱讀梵文經典的方便,在翻山越嶺、跋山涉水的艱辛路程中,不忘鼓勵同行同參把握機會一起學習天竺語、天竺文。大師西行求法前後共一十四年,帶回多部經典,為佛教戒律立下基礎;回國後,精誠勤勉致力於譯經,直到八十二歲圓寂。法顯大師的志氣道行,足為我們讚佩、楷模。

 

現在的佛學經藏、資源,學佛的環境、管道,相較於過去,豐富、便利許多;捫心自問:是遲、是晚,是來不及呢,或者是信心不足,決心不夠?又或者是……;師父說學佛,是要學習佛的覺性、覺智。如今善知識,親教師在身旁,真有決心,何愁遲與晚!

 

                                                                             秋鳳分享於2016.06.2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