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聽雨歌樓上,紅燭昏羅帳。

壯年聽雨客舟中,江闊雲低斷雁叫西風。

而今聽雨僧廬下,鬢已星星也。

悲歡離合總無情,一任階前點滴到天明。  ——虞美人‧聽雨 (宋朝 蔣捷)

 

人生就是修行。修行,就字義言,修是學習,行是做為。如此而言,人從呱呱墜地,就開始修行,從小到老,未曾停斷。活到老,學到老,做到老。老而彌堅,老當益壯,人老心不老;顯然,人生的修行是至死方休,死而後已。

 

修行修甚麼?有人說,年輕時學儒家,做君子,立事業!中年時學道家,看淡塵俗,追覓高遠!年老時學佛家,心中安然,與人為善。儒釋道三家兼顧,的確是上上根器者的修行。然而,有沒有簡單一點的,能夠一通百通的修行

 

終日尋春不見春,芒鞋踏破嶺頭雲;歸來偶把梅花嗅,春在枝頭已十分。」這是唐朝無盡藏比丘尼的一首詩,字面寫的是尋春,內裡的含意卻是在找尋生命的答案,頗有深意,耐人尋味。在遍尋不著之際,突然發現根本不用向外去找,祂本來就有,本來就在。這首詩,正是告訴人們「我找到了自己」,見到了自己的本心本性。一個人一旦認識自己,就不會再想去心外求法。

 

修行最快的道路,就是見到本心本性,也就是禪宗所說的「明心見性」。

 

說:修行是走一條路一條通往我們內心最深遠處的路。在這條路的盡頭,我們可以找到一種智慧,讓我們能夠了解到生命的真諦。如何走這條路清醒才是生命的道路如是說。如何能讓自己更清醒?就是要能「」——覺察和觀照指出,生命是目的,而是達到生命的方法

 

覺察」就是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此時此刻的言行舉止與思想作為,也就是「活在當下」。「觀照」就是覺知自身中所有能量的自然變化,也就是清楚明白地知道自己當下的狀態。但是,要到何處去覺察和觀照呢告訴我們,要去覺察和觀照自己的起心動念。也就是覺察和觀照自己的這念心。

 

華嚴經》云:「一切唯心造」,一切事物的源頭都在心。心有什麼,現象就有什麼。然而心有真妄。因此,修行修心,修行就是要將妄心、識心修回本心、真心也就是「轉染成淨,轉識成智」修行,也就是從心做起,由迷轉悟,這就是人生最大的功課。這念心伴隨我們一生,所以,修行也正是我們一生的功課從生到死,皆是修行。所以說,「人生就是修行,修行得到人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