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成佛之道(十九) -- 金剛藏菩薩的疑問
金剛藏菩薩問佛陀三個問題:
.如果眾生本來成佛,何以眾生還有無明?
.如果眾生本有無明,何以說眾生本來成佛?
.如果「十方異生」本來成佛,無明只是後起,那便是成佛後還生起無明。何
以如來還會生起煩惱?
這三個問題,是對佛陀所說法生疑,佛陀既說要離幻才能得圓覺成佛,然而,眾生既已本來成佛,何以還會再落幻境,這樣豈不是成為一連串的:入幻 →離幻 →入幻 →離幻 →……。如此,想要圓覺成佛,反而陷入輪迴。
佛陀回答金剛藏菩薩,先說何以眾生具圓覺性依然輪迴。此答是解釋金剛藏菩薩三個疑難的關鍵。最後,佛陀說:「如是分別,非為正問」。因為眾生不覺,還要用妄想思惟來辨別揣測佛性境界,因而產生種種質疑,這根本就是曲解,所問的問題也都不正確(非為正問),都是錯誤的。
一問:何以眾生具圓覺性依然輪迴?眾生本具覺性,然因眾生迷而不覺,而陷輪迴。輪迴界一切法皆因為相對而成立,所以有始終、生滅、前後、有無、聚散、起止等等相對法,而且住於相對法內。這些相對無非都是如幻的妄境,眾生將如幻妄境取為「我所」,由是「自我」即成妄心,妄心念念相續,循環往復而作取捨,如是即成輪迴。於輪迴中,本來清淨的圓覺心亦同時輪迴,這輪迴的圓覺心雖然未失圓覺,但圓覺卻不顯露,反而顯現為無明狀態。
佛陀說譬喻:不斷眨眼,靜止的水都被會看成流動;定眼而看,一把旋轉的火就會被看成火輪;天上浮雲流動,會被看成是月亮運行;舟船行駛,會被看成是河岸移動。由這四個例,便可說明圓覺之覺已被覆蓋,是故心性現為無明,自然就會錯認流水、旋火、月動、岸移;但圓覺之性其實此時未變,只能說受到覆蔽,現為如幻妄心。因為幻妄,由此便有金剛藏菩薩的三疑。
佛陀次喻:譬喻銷熔金礦而得金,金並不是因銷熔而成為有,而是礦中本有黃金。又既已銷熔成金,就不能說黃金可以再成礦石。這個譬喻,就回答了金剛藏菩薩的後兩個疑問。同時也了知:眾生必覺悟後,才能真相應於圓覺妙心。
二問:如果眾生本有無明,何以說眾生本來成佛?由金礦喻當知,眾生並不只是本有無明,一如金礦並不是本有礦石而無黃金,正因為本有黃金,才可以說眾生本來成佛。也就是說,佛性與無明是同時存在的。只是眾生迷而不覺。
三問:何以如來還會生起煩惱?由金礦喻當知,既已銷熔成金,就不能說黃金可以再成礦石。所以既已證成圓覺,就不能說圓覺再起無明。所以皆非正問。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