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科學與正念修持 (三) 模型構建與心智運作
我們將大腦的活動稱作心智。認知心理學就是對人類心智歷程及結構所作的科學分析。認知心理學的主要理論架構是「訊息處理模式」。這個模式視人類為主動的訊息處理者,探討人類憑感官接受訊息、貯存訊息以及提取、運用訊息等不同階段所發生的事,所以認知心理學也常被稱做「訊息處理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者將頭腦視為是一個訊息處理器。它收到由感官進入的資料,並依照對該能量訊息的先前內在模型來作解釋。它告訴你它感受到什麼,而非「真相是什麼」。根據這些感知,我們以為自己知道了某些事物的真相,事實上,我們只是在創造「你因為這些事物所覺知的真相」。
美國神經科學家拉馬錢德蘭博士說:我們的大腦是「構建模型的機器」,我們構建了對應外部世界的「虛擬現實」,然後依此做出反應。思維的基本任務不是認識客觀事物的本來面目,而是找到適應現實的模型,做出恰當的行為。
對於科學最為常見的誤解,是認為科學即尋求真理。但事實並非如此,科學只是在創造和檢驗模型而已。所有的模型理論都只是逼近現實,描述和解釋真實世界。統計學家George Box 說:所有的模型都是錯的,但是有些是起作用的。
所謂的「心智模式」或「心智模型」是指深植我們心中,關於我們自己、別人、組織及周圍世界每個層面的假設、形象和故事。並深受習慣思維、定型思維、已有知識的局限。也通常指人們一種習以為常、理所當然的認知。
心智模式是由童年不斷成長過程的生活經驗,父母的價值觀,教育程度,經歷過大大小小的事件,這些經驗成為心智模式發展的原料。心智模式就是在不斷的聽、看、學習、實踐當中逐步形成對特定事物的理解與概念,慢慢形成我們的思維及態度。若能察覺我們如何進行這個過程,便更能幫助我們好好學習。
心智模式並非固定不動,而是不停修正的。藉着經驗的累積,可以不斷地更新我們的心智模式。心智模式的形成,是為了要減輕我們面對生活周遭事物時所耗費的精神。它的建立,通常以實際體驗最為快速有效。心智模式的問題不在於它的對與錯,而在於不了解它是一種簡化了的假設,會讓自己陷入偏執。以及它常隱藏在人們的心中,不易被察覺與檢視。
我們可從「推論的階梯」開始去理解心智模式的運作模式:
「推論的階梯」(The Ladder of Inference)——由系統論學者Chris Argyris提出:
第一層:階梯的最底層,是觀察到的原始資料及經驗(Observable data & experiences)。例如:人事物、行為、對話等。
第二層:從觀察中的資料,根據個人的選擇性輸入想要的資料及經驗(Selected data & experiences)。
第三層:為輸入的資料及經驗加入意義(Meanings——cultural & personal)。
第四層:根據詮釋,作出假設(Assumptions)。
第五層:為假設定下結論(Conclusions)。
第六層:結論是對世界所建立的信念(Belief)。
第七層:根據信念去採取行動(Actions)。
開始時,人通常對某些人事物的看法由階梯最底層,一層、一層往上走。長時間不斷發展下去,慢慢我們就會省略「推論的階梯」當中的過程,直接從觀察到的轉移到概括性的結論,或者由過去經驗所產生的誤解,甚至由信念來主導思考。於是我們很快跳上階梯的頂部去觀察和理解世界,繼而作出反應。
因為長年累月的操做,我們已經習以為常,將長期的假設當成真實資料,更運用之變成反射式(Reflexive Loop)的結論,使這些概括化(Generalization)成為慣性思維。這些便是根深蒂固的態度和想法的根源。此外,因長久省略的關係及想快速上梯直達梯頂,更容易使自己想法變成抽象。有瑕疵的心智模式通常加速抽象化的過程,讓我們作出不適當的行為,形成不斷的惡性循環,互相影響。
依靠一套狹窄的思維工具就像爲你的頭腦穿上了塑身衣一樣,你的認知範圍是有限的。當你的心智模式集合很少時,你找到解決方案的可能性也是有限的。因此,爲了發揮你的全部潛力,你必須擴大你的心智模式。傑出思維的祕訣就是學習和運用各種心智模式。
積累心智模式的過程有點像改善你的視野。用一隻眼睛也可以看到東西。但是如果你遮住一隻眼睛時,你就會失去部分場景。當你只用一隻眼睛看時,不可能看到完整的圖像。心智的眼睛需要各種心智模式來拼湊一幅關於世界如何運作的完整畫面。你利用的資源越多,思維就越清晰。正如哲學家 Alain de Botton 所說:「做出正確決定的主要敵人是對問題缺乏足夠的觀點。」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