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腦科學與正念修持 (大腦功能模式理論

科學只是在創造和檢驗模型而已。所有的模型理論都只是逼近現實,期能描述和解釋真實世界。有關大腦功能的論述亦復如是

在眾多的大腦功能論述中中國大陸學者席有的論述是相當受人矚目的教授專研大腦功能四十餘年,從神經科學、哲學、心理學、生理學多學科交叉的角度,對大腦功能進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大腦功能模式(型)理論,對記憶、思維和意識的秘密作出了獨到的解釋。

本文僅簡略介紹席有教授的著作大腦功能模式(型)理論:記憶、思維和意識的秘密》。這本書於2010年由清華大學出版社出版。

大腦具有由基因遺傳決定的生理結構和特性其功能就是記憶、思維和意識大腦何以能夠建構記憶、思維和意識 至今仍是一個不解之謎席有教授說,從目前大腦功能的研究的進展情況說明問題的真正解決還需要多學科的聯合攻關

大腦不斷地重塑身體和大腦一生受到主客觀事物情境模式多種多樣規定性和不斷變化特性的刺激尤其是大腦通過人體自身的感覺系統分別接受不同情境模式特徵產生的刺激對應的大腦生理結構組成部分發生超微觀型態改變改變後的生理結構組成部分建立相互關聯的路徑重新塑造使大腦生理結構組成部分發生質變並產生新的生理結構和特性

大腦生理結構組成部份發生質變並重新發生神經連結即大腦產生重塑,重塑會使大腦產生大量完全不同的印跡路徑圖示其結構和特性具有無法想像的複雜性印跡路徑圖示就是設計精巧的神經迴路也稱作神經連接組大腦中的生理連接模式(以套計)估計大腦細胞之間會有幾萬億套這樣的連接大腦以一定的神經活動動態模式對周遭環境做出應答腦的活動會有不同的空間分布模式如看不同的事物人腦不同區域會有不同的活動模式

人的大腦可以建構大量的記憶模式,且不斷積累並儲存,使大腦具有了建構主觀世界的基礎性資源,資源的積累才使大腦真正建構了自己主動認識客觀事物的基礎性功能。記憶模式即印跡路徑圖式具有多次多元的選擇性和建構性、很強的開放性和發展的生物場域體態能勢變化的穩定性。不同單元、級別、式樣和種類記憶模式建構的結構複雜程度,決定了人對客觀事物感覺或知覺的不同深度的認識水平

思維功能是在客觀事物變化的情境模式再刺激時,人的大腦本身存在的生理結構和特性,決定已建構的所有記憶模式(感覺或知覺)之間進一步發生局部形態再改變,相互聯繫、彼此協同作用、聯合互動轉化為網狀重疊的聯繫,即所有的記憶模式之間重新組合,再建構轉化為思維模式

思維模式大量的建構,成為大腦建構自我主觀世界的上層資源。由基礎資源(記憶模式)和上層資源(思維模式)共同建構的自我主觀世界(自我),是粗糙的自我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緊密聯繫又有本質的獨立性和質的區別,它建構在客觀世界基礎之上(記憶模式與客觀事物保持的一致性原則),又超越並把握和改造客觀世界(思維模式打破了記憶模式與客觀事物保持的一致性原則)。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既統一又對立的關係,就是哲學意義上的主觀世界與客觀世界二元論並存的根據。

主觀世界的最高境界和基本虛幻特性就是意識模型的參與。意識功能是所有的記憶模式(指不同單元、級別、式樣和類型記憶模式)和多重多維的思維模式(不同量度、各種各級的知性和理性建構形式)之間內在性整合組構中生成和發展的過程展現,也是大腦生理結構功能性可以突現的模型表現。

客觀事物情境模式刺激再次發生使大腦建構的記憶模式(包括原來參與思維模式建構基本完善的或需要新建構的記憶模式)和具有創新性、不確定性和虛擬性的思維模式激活和約束條件,二者整合組構而生成和發展過程產生的模型。此模型具有向物理實在回歸運作的開放性,對所有模式(記憶和思維模式)又有反饋功能,並促進其建構,是人類個體自我主觀世界特有的最高境界和特性的反映,這種模型稱為意識模型

意識模型與所有模式(記憶模式與思維模式)的總和就是自我主觀世界建構的全部。自我主觀世界表現的形態,就是不同情境模式刺激以模式或模型分別或相互轉化發展的形態展現。意識模型表現是自我主觀世界主體的最高境界,突現的意識模型對客觀世界進行把握和改造,就是人類意識模型把握和改造客觀世界活動具有目的性的根本源泉。

自我主觀世界的異化就是超越自我主觀世界,即超我。超我的所有言行,就是進入精神生活境界的活動。記憶模式、思維模式、意識模型、自我主觀世界建構是梯級層次演進、分化發展的關係,是人類認識客觀事物並不斷向高層次認識發展的因果關係,應該是人類種系進化表現在大腦演進、分化和發展的基本過程。即人類大腦進化經過幾次昇華質變建構的自我主觀世界來源於客觀世界,又超越客觀世界,與客觀世界具有本質區別,並創造性地主導著客觀世界的建構,成為與客觀世界並存的自我主觀世界。同時,這種向上發展的因果關係展現過程,其梯級層次都是過渡的開放的關係。這種關係也表現在人類個體大腦生長發育重複著人類種系演進、分化和發展的基本路徑上。

記憶模式、思維模式、意識模型、自我主觀世界建構、超越自我主觀世界即進入精神生活境界(超我)的系統理論建立,為研究有關大腦功能運行機制建立了一套模式(型)理論,簡稱大腦功能模式(型)理論。從研究的出發點和方法,到過程及其結果,有許許多多新觀點的提出,完全走出各有關學科原來傳統的範疇和軌跡。所以大腦功能模式(型)理論會對目前有關學科的研究提出的問題給予明確、科學而令人信服的說明和解答。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