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心見性」就是學佛的終極目標,「菩提自性,本來清淨;但用此心,直了成佛。」 明心見性就能成佛,這個佛是本具的,不用外求;「明心見性」意指明證、悟見本心佛性之意。指佛法修行者能親證妄心與真心之區別。佛教大乘修學,需先見道,明自本有的真實心,方能如法開修,否則, 學法無益。

在佛教論述中,心性的別名很多,如「本來面目」,「如來藏」、「法身」、「實相」、「自性」、「真如」、「本體」、「真心」、「般若」、「禪」等等。這無非是用種種方法要我們認識自己。迷悟雖有差,本性則無異

在佛法修行中,特別強調在心性上用功;明心見性之道係依據心性的原理,針對眾生的煩惱、妄執、無明而設計,以觀心為要,以正見照破無明、與真如相應,或擺脫妄念的纏縛令心性自然呈露為實質。

佛教顯密各乘明心見性的途徑,主要有止觀觀心修無分別止參究頓悟念佛持咒月輪觀眠夢光明等。本文僅簡述止觀觀心頓悟的方法如下:

由止觀入門漸修見性由止觀入門漸修,以期見道或見性,是佛教諸乘法修行的通途; 修習止觀的通途是先止後觀,依止入觀修止的作用,是止息奔馳躁動的散亂心,鍛煉降伏自心專注一處的能力,排開妄念的干擾,為集中全部心力修觀發慧提供良好的心態和充足的能源止觀,即在止的定心基礎上修觀;修觀,以觀人法二無我為本

由觀心而見性。向內自觀其心,是明心見性的捷徑,乃佛教諸乘諸宗修證法門的心要,諸乘諸宗的觀心方法,有四念處中的心念處,天臺宗的一心三觀、隨自意三昧,真言宗的無相瑜珈,及大手印、大圓滿、道果法的觀心法等。它們都是以佛教的基本哲學觀三法印、一實相印精細地觀察自心,方法大同小異,其差別只在見地的深淺偏圓。

頓悟見性。不通過止觀等漸修,於當下頓然見性,所謂「頓悟見性」,是南禪、光明大手印等法的主旨。頓悟見性,在禪宗、密教,一般要依靠已開悟的禪師、上師的傳授、指點、錘鍊或加持。禪宗所謂「以心傳心」,便有此意味。頓悟見性最根本的自我修證方法,是以正見觀照,頓體真心,「體妄即真」,體認現前一念無明妄念即是真心。頓悟見性的第二種方法,是從「離妄即真」的原則出發,調制自心,止息妄念的流入,令本心自然顯現。

元音老人在其著作《略論明心見性》中闡明:一切經論、所有法門,無不圍繞著這一中心明心見性來闡揚發明,使人們得以覺破迷情,消除無明,離妄返真,就路歸家。明心見性,實乃佛教之精髓,超生脫死之重要關鍵。修行人不明真相,自設障礙,誤以為明心見性甚難,高不可攀而不敢問津。只要精誠地如法修持,定可達到一生證成明心見性的目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