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大部分人都可以接受運動性愛,甚至瑜珈能夠帶來樂趣,但是很少人會更進一步去探索其他器官是否也具有這種無限的潛力,事實上,只要是我們的神經系統能夠辨識的資訊,都可以帶來豐富而多樣的心流體驗。

許多宗教都把身體比喻成「神的聖殿」或是「神的器皿」,也就是強調身體的重要性;米哈里教授說,透過身體,我們才能跟其他人或世界互動,這樣的關聯顯而易見,但是我們常忘了當中的樂趣;我們的生理機能已經演化成熟,只要善用感官構造,就可以讓整個身體產生和諧的共鳴。

以視覺為例,視覺的樂趣其實無所不在,但是想要從視覺感官獲得強烈的心流體驗,一定得經過訓練,否則就沒有辦法在追求的過程中得到真正的樂趣。視覺藝術是培養這些技能再適合不過的場所了。

聽覺和樂欣賞也是如此,跟我們提到的其他感官一樣,想要音樂引發心流,就得專注聆聽;聽音樂一開始通常只是感官體驗,我們對聲音的感受屬於生理反應;聽音樂的下一個階段是做比擬,這個階段,聽音樂的人會根據聽到的聲音,發展出和情感或景象做聯想的技能;聽音樂最複雜的階段是分析,這時,聽者的專注力要從感官或敘事轉移到音樂的架構,聆聽者必須懂得樂曲的組成,以及它為什麼聽起來和諧,並且有能力評判演出和音效;一旦培養出分析性的聆聽技能,從音樂中獲得樂趣的機率將大大提升。希臘哲學家柏拉圖相信孩子第一個該學的東西就是音樂。學習聆聽或製造和諧的音樂不只會帶來樂趣,人的意識也會跟著變得有秩序。

除了音樂之外,食物也會影響我們的心情,味覺或吃也被我們的神經系統視為基本的享樂。料理這件事在歷史上的發展,也是按著其他心流活動的原則進行的;想讓生理上的攝食需求轉換成可以帶來心流的活動,我們得在食物上投注更多注意力,培養敏銳的味蕾就像學習其他技能一樣 需要投入精神能量,而這樣的付出得到的回報,是複雜許多倍的體驗。

發掘身體製造心流的潛力並不難。米哈里教授說,你不需要有特別的天賦,也不需要花大把的錢,只要找一兩個之前被你忽略的生理機能,加以探索,就可以大大提升生活品質。當然,一個人不可能在眾多領域都達到最高的複雜性,很少有人擁有足夠的精神能量可以樣樣精通,但是只要願意多涉獵,就算是半吊子也好,都可以培養出足夠的技能,藉著身體的各種能力獲得樂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