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現代人面對的挑戰,不是接受遺傳指令或社會規範提供的單一目標而已,而是根據自己的理由與選擇去創造和諧。許多哲學家都認同現代人肩負這項任務,他們稱之為「人生計畫」,指的是以目標為導向,最終塑造人生,並提供人生意義的行動。心理學家則稱它為「人生主題」或「統我的奮鬥」。不管名稱是什麼,都是指一個人所做的事會因為他的終極目標,以及與終極目標相連的一系列目標,而變得有意義 。

米哈里教授說,人生主題就像一場遊戲,一個人只要按著規則行動,就能經歷心流,到人生的樂趣。在人生主題中發生的每件事都是有意義的,不見得是正面的,但是都具有意義。一個人如果將精神能量都投入人生主題,意識就能達成和諧。

但不是所有人生主題都是有建設性的。哲學家們將人生計畫分為「真實計畫」與「非真實計畫」,前者指的是一個人知道自己有選擇的自由後,據經驗上的理性評估,做出的個人決定。非真實計畫指的是一個人之所以做這樣的決定,是因為他認為那是自己該做的事,或者別人都這麼做,所以自己沒有選擇的餘地。真實計畫的動力來自計劃本身,因為計劃本身的價值是人們揀選它們的原因;非真實計畫則通常得借助外力來推動。

米哈里教授說,我們也可以用同樣的方式來區別人生主題:「發現性的人生主題」與「接受性的人生主題」,發現性的人生主題是一個人根據個人經驗以及對選擇的認知,寫出來的行動劇本;接受性的人生主題則是一個人拿了一份別人寫的腳本,扮演起其中一個預先決定的角色。

兩種人生主題都可以賦予生命意義,但是各有缺點。社會體系健全的時候,接受性的人生主題可以順利進行,但是一旦社會體系出現問題,就會讓人曲解目標,並深陷其中。發現性的人生主題也有它的問題,因為它們是經由個人費心尋找人生目標而得到的產物,所以比較難得到社會的認同。

米哈里教授舉例說明幾個人們鍛造發現性人生主題的特徵。首先,這個主題經常反映當事人年幼時期受的傷痛,例如成為孤兒、被遺棄或受到不公平對待。但是創傷本身不是重點,因為外在事件並不能決定主題。真正的重點是當事人怎麼解讀所受的苦。將創傷的後續發展轉換成賦予生命意義的挑戰,正是我們之前提到的耗散結構,也就是從一片混亂中找到秩序的能力。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