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成佛之道 (一) 圓覺經如是說
《圓覺經》是一部指引菩薩如何修行成佛以及末法眾生如何修行的經典。
《圓覺經》是佛陀在與十萬位大菩薩聚會時所說的。在此經中,釋迦牟尼佛答覆十二位大菩薩所提問的問題。這十二位大菩薩,各人發問不同的問題,各有不同的表相,代表著十二種的法門;這十二種法門由佛陀親自答覆,處處顯示圓滿覺性的尊貴、神聖與中道解脫的境界。
誠如許多大徳者所言,《圓覺經》是所有根本經典中的根本,這是一部修行成佛的甚深、微妙的經典。佛陀當初之所以要在人間弘法,就是為開示眾生悟入佛的知見,令眾生證得圓覺。因為眾生本具有佛性,但是眾生卻不知道。
這部《圓覺經》講人人皆有佛性,眾人皆可以成佛。釋迦牟尼佛就是為了這件大事,才出現於人世。三藏十二部一切經典,都是為了詮表圓覺、註解圓覺。為了確認此說,所以佛陀在光明藏說《圓覺經》,由這十二位法身大士,來印定佛陀說的圓覺大法,是一切經的根本。
隨著佛與這十二位菩薩的問答,就能了解這部經的主要內容與思想體系如下:第一位文殊師利菩薩代表智慧成就,由文殊菩薩為首,意涵著學佛首重智慧。經由智慧觀照而開佛知見。悟了道、智慧成就以後,就要起「行」。所以接著便是大行大願的普賢菩薩。普賢菩薩代表行願,萬德莊嚴,萬行莊嚴。然後是普眼菩薩問修行漸次,佛陀開示:先要持戒,堅持淨戒,再講修定(奢摩他),修了定才能修觀慧。觀慧,先修二空觀,再修法界觀。有了普眼菩薩的境界以後,修持才能達到金剛藏菩薩顛撲不破的境界。接著,佛陀告訴彌勒菩薩:若能「離障順覺」,眾生無論根器大小,皆能修行成佛。
要如何成佛呢?必須先得到清淨智慧,有了清淨智慧,才能威德自在。然後才能像辨音菩薩,辯才無礙,法音清淨。進一步還要淨諸業障,我們的業障可並不那麼容易消除,業障除淨以後,才能普覺、圓覺等妙二覺,等同於佛。成了佛之後如何?是否就不來了呢?不,還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像賢善首菩薩所代表的意義。
最後,賢善首菩薩請問經名流通。佛陀說:「這部圓覺經是百千萬億多得像恆河沙粒那麼多的諸佛所共同宣說的,過去現在未來所有的如來共同守護的,十方世界的菩薩所共同皈依修學的,是三藏十二部經的清淨眼目。這一部經叫做《大方廣圓覺陀羅尼》,亦稱為《修多羅了義》亦稱為《秘密王三昧》,亦稱為《如來決定境界》,亦稱為《如來藏自性差別》。你們應當如法流傳奉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