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巴金博士說,如果你坐下來禪修,即使只是一下子,也是一段「無作為」的時光。請勿將這種無作為當成「什麼事也不做」的同義詞,兩者差了十萬八千里。無作為的重點在於自覺和刻意,事實上,這正是禪修的關鍵所在。
表面上,無作為好像有兩種,一種是不做外在的工作, 另一種是從事所謂自然不費力的活動,我們常將這兩種無作為看成同樣的事,但其實要看內在的經驗才算數。所謂正式的禪修,是在一段時間內刻意停下所有外在活動來培育內心的寂靜。除了完全與自己同在,沒有別的盤算,不做任何事,這樣無作為的時刻也許是一個人所能給予自己最好的禮物。
無作為可以在行動中發生,也可以在寂靜中。「作為者」的內在寂靜與外在活動合一,行動便自然發生了,自然又不費力,也不勉強,不是意志的驅使,沒有小鼻子小眼睛的「我」或是「我的」來要求一定得有什麼結果,然而卻面面俱到,一無遺漏。所以說,無作為是駕馭任何活動的基石。
無作為不但跟怠惰或消極毫無關係,事實上還剛好相反。卡巴金博士說,不論在動靜之中,培育無作為都需要極大的勇氣和能量。面對生命中諸事倥傯,找出一段時間來無作為,並保持這樣的狀態,絕非易事。
卡巴金博士說,美國人很難領略無作為的滋味與全然的喜悅,因為美國的文化十分看重「作為」和「進步」的價值,甚至閒居的時刻也顯得忙碌、不用心。無作為的喜悅在於不需要刻意造作來使此時此刻圓滿,其中的智慧和隨之而起的平等心,在於知道水到自然渠成。
禪修是修習無作為的同義詞,卡巴金博士說,我們並非練習讓事情變得完美,也不是練習完美地辦妥事情;相反的,我們只是認識並領悟到事情早已完美,他們的本來面目就很完美。擁抱這一刻的圓滿,不附加任何多餘的概念,領會到這一刻有引發下 一刻的潛力,這潛力中帶著純淨與朝氣,進而知道,此及此,彼即彼,清楚分明,自覺地不要讓所知的多過於所做的,然後我們從中採取行動、立場與嘗試。有些人稱這樣的境界為流動或心流,因它被正念的河床擁著,不間歇、不費力地由這一刻流至下一刻。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