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放下,正如字面所言,是請你別再依附任何事-包括任何想法、事物、事件、特殊時刻、見地、或是慾望。卡巴金博士說,放下,是有自覺的決定,完全接納當下所展現的;放下,是放棄以強制、抗拒或掙扎來交換更強有力、更美好的狀態,也是讓事物如實存在,並避免因為內在的慾望、喜好或厭惡,而受到這些事物的吸引或排斥,陷入進退兩難。放下,好比打開手掌,放掉一直緊抓的東西。

卡巴金博士說,通常我們還不光是被渴求外界事物的慾望纏住,也不只是手緊抓慾望不放,而是我們的心在緊抓不放,拼命抓著狹窄的觀點、自給自足的希冀和願望,來困住自己、卡住自己。因此,放下其實是指在喜歡與厭惡的拉扯中,以及不知不覺的執著之間,變得更加率直無隱。若想變得率直無隱,必須能夠讓恐懼和不安全感在完全正知的田野間盡情嬉戲。

如果我們能秉持正知和接納,覺察到自己卡得多深,又能認識到自己遊移在觀察者與被觀察者之間,常常不自覺架上眼鏡,不斷篩選、塗色、扭曲、形塑我們的觀點,唯有如此,方有可能放下。如果能以正知捕捉這些膠著的時刻,進而認識到每當想有所斬獲,卻往往反陷於追求依附,或咒罵排斥之中,這樣我們才算打開了心靈。

接下來介紹「不加批判」。卡巴金博士說,在禪修中,不消多久便會發現我們的心總是不停地在評價自己的禪修體驗,或拿來與其他經驗相比較,或與設定的期望和標準相比較。當你安住在寂靜中,批判的心就不時送出訊息:「我不喜歡膝蓋疼」、「這真無聊」、「昨天禪坐得很不錯,今天卻真糟」、「這對我沒用」、「我不擅於此」、「我不夠好」…… 這類思考支配著心念,並且沉重地壓在心頭,好像頭上頂著裝滿石頭的皮箱,一旦放下來真的會很輕鬆。想像一下,若我們暫停批判,讓每一刻都如實存在,不去評價它是「好」是「壞」, 當是何等的寂靜,何等的自在!

禪修意指對浮上心頭的心念,培養不加批判的態度,來了就照單全收。卡巴金博士說,如果缺乏這種態度,便不叫禪修。這並非說可以不再繼續批判了,當然還會,因為比較、批判、評價深深存於我們天性,只是當批判生起,我們並不把它攔截下來或視若無睹,就像我們不會這樣對待心裡其他的念頭一樣。既然知道批判不可避免,而且必然拘限了對禪修經驗的體認,因此我們在禪修中採取的方針,僅僅是目擊身心出現的狀況,去認識它,不咒罵,也不追求。在禪修中,我們感興趣的是直接接觸經驗本身,無論是入息、出息、覺受、聲音、衝動、念頭、觀念、或批判。我們須小心,別陷入對批判的批判,也不要給批判貼上好或壞的標籤。

在呼吸練習中,當發現分心或有批判的想法時,可以純綷知道自己分心或有批判的想法,然後溫柔而慈愛地陪伴心再次回到呼吸。在反覆的練習當中,培養不批判的心,會慢慢發現自己較易與批判的想法保持距離,亦更有空間和餘力應對生命的挑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