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種子說」的出現是為了解釋因果問題。根據佛教「業力說」,業不會自己消失,因緣成熟時,它即刻會現行。許多人因而感到困惑——眾生死後,形體已盡,而業力猶存,此不隨形盡的業力,以何方式而存在呢「種子說」就是以植物的種子為喻來說明業,業就好比是蟄伏多年的種子。而種子藏在心識中

 

佛法所謂的「種子」,就是將因果相續,將能生現在果的因叫做種子。現在的果,對於未來的果而言又成了種子。總之,種子是一種潛在的功能、勢能、習氣,而非一種實物。種子與現行互為因果,是佛教大乘法相唯識學對心識生起因緣的獨特解說。

 

佛教認為,心,乃造業之本。「從心起惑,由惑起業」「心能造作一切業,由心故有一切果」。心如何造業?「諸心之種子,心集業難知。」說心識的種子積集產生業報的情況,隱微難知。心造業的過程很複雜,而源頭在心的第八識(阿賴耶識)。阿賴耶識因為有容納一切種子的功能,故名「一切種子識」。從體用、因果的角度看,阿賴耶識為體,種子為用;種子為因,現有一切為果。現有一切又稱「現行」,種子與現行的關係密切,種子與現行互為因果,互為因緣,互熏互生。「種現互生」的論述充分的說明了人類心理活動的複雜性。

 

心道法師根據「種子說」,進一步提出「生命是一個記憶體」的論述。他說,我們的生命就是一個記憶,是過去生的記憶體,在現在使用;現在的記憶體,到未來的生命使用。我們現在點點滴滴的記憶,就是生命的軟體,人死了之後,這個生命軟體就帶到下一生。所以我們的記憶體永遠都是在銜接生命,銜接過去跟你有關的記憶,銜接之後就會再呈現另一個生命。

 

我們的心情、想法、行為、狀況都會被記錄,記錄下來就變成一個種子。每個記憶就是心靈的種子,也就是生命的種子。每個生命的記憶,就跟我們細胞一般的多。每個生命就是一個檔案。在生命的八識田、如來藏裡,儲存了無量無數的記憶與不同的種子,你不曉得哪一生會跳出哪個種子,或變成哪種生命,這都是不一定的。只能說,你跟哪類種子物以類聚,就勾引出那個種子出來。

 

依據「種子說」,我們的生命跟各自阿賴耶識中的種子密切相關。然阿賴耶識中的種子,也無非是自己所種,責任還在自己。最新的科學研究發現:在決定人類善惡行為的諸因素中,屬於阿賴耶識種子所生的異熟果報的遺傳基因,起百分之四十的作用,那麼還有百分之六十的自主性。也就是說,阿賴耶識中的有漏種子,可以由修習佛法,用種種方法不令其煩惱種子遇緣生惡果,以如實知見的智慧將其捨棄、制伏、消滅或轉化,使善、無漏的種子增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