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思想與智慧 (五) 老子的生活智慧
老子體認到「道」是整體的、和諧的,是自然而然的。因此《道德經》一方面論述這種存在天地間的「道」,同時也進一步將「道」落實到人間生活的層面, 「道」在人間生活的實踐經驗,即是「德」。
有關人生或生活的意義與目的,從《道德經》的觀點來看:
首先,有道的人生才是有意義的人生,有德的人格才是有價值的人格,體現有道的人生和有德的人格,才是真正實現生命的目的;其次,有道有德的人生不但是見證真理的人生,同時也是擁有神聖美善的人生;最後,人性的限度莫過於迷執與沉淪之不可免,迷執是背棄了道,沉淪是疏離了德;至於人性的潛能是人雖有限而可無限,亦即人一時雖不免會背棄了道、疏離了德,卻又可以幡然了悟以重新歸向道、重新回到德,而這種歸向與返回所依賴的就是「致虛守靜」的修養以及「去甚,去奢,去泰」的工夫實踐。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老子說,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我們之所以會有大的憂患,寵辱皆驚,就是太過於看重自身的利害得失。
「吾所以有大患者,為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這句話和前一句相互呼應。老子說,人之所以有煩惱,皆因自身需求所產生的慾望過多所引起的。倘若沒有或降低了慾望,又怎麼會有那麼多的煩惱。「身」是指世人對名利私慾的追逐。「有身」指過於看重己身。「無身」指無私無我。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老子提醒人們不要被名利牽著鼻子走,不要為身外之物所役使。人生或生活之所以有壓力,多是來自於人的想法與作為,往往自尋煩惱;若能知足知止,知進知退,順其自然,不勉強行事,從容豁達地對待人生,就能使自己生活得更輕鬆、更灑脫、更真實。
所以,老子主張 「見素抱樸」,「少私寡欲」,「知足知止」,「上德若谷」,「抱怨以德」,「功遂身退」,「淡泊名利」,「順其自然」,「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等,要人們抱持「平常心」對待人生與生活。「平常心」並不是要人放棄努力,甘於落後,而是要人順其自然,不勉強從事,不逼迫自己,以達觀、平和的心態面對生活和事業。
老子告訴我們生活的智慧在於「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以及「無私,故能成其私」。只要不對生命妄加增益,而是順其自然,淡然處之,生命便會依靠自身固有的調諧機制,自發地達到最佳的存在狀態。將自己的利益置於身後,不與人相爭,這樣反而會成全了自己。這也就是合於「道」的生活智慧。
「我有三寶,持而寶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為天下先。」老子說,「道」有三種功德妙用,這些德用,是我們人生萬劫難逢的希世珍寶,應當時刻謹記在心,念念不忘。這三種德用就是「慈」,「儉」,及「不敢為天下先」。
「慈」是慈愛。「儉」是簡樸。「不敢為天下先」是謙讓不爭。老子說,「慈」,「儉」,及「不敢為天下先」是「道」的三種功德與妙用。這三種功德隨順「道」的性德,是「道」的自然流露,是人人本具的德性。我們要如何得道?老子在此指出一條明路。只要我們言行、舉動、起心動念,一切依順「道」的性德——「慈」、「儉」、「不爭」,就可得道、證道而返本還原。
老子提出「慈」,「儉」,及「不敢為天下先」作為生活智慧的思想核心。而老子的生活智慧源自於其「自然無為」的「道」的思想體系。所以,要確實證得老子的生活智慧,就必須回到老子所論述的「道」中。從「道」當中去體悟,透過「致虛守靜」的修養以及「去甚,去奢,去泰」的工夫實踐,使人成就「自然無為」的境界,從而達到老子所強調的「返本歸真」。
那麼,如何才能達到「自然無為」的境界,我們將在《老莊思想與智慧 (七) 老子的修行智慧》中概述。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