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莊思想與智慧 (莊子言老子

 

司馬遷於《史記》中將老子、莊子合在一起做傳,並於莊子傳中記載:「(莊子)本歸於老子之言。」其將莊子與老子相提並論,並視莊子為老子思想之繼承者。透過莊子對老子思想的繼承與闡釋,確實能讓世人於具體的生活世界裡,以老子為導師,悠遊人間並安頓生命,所以後世慣於將「老莊」並稱。

 

老子和莊子思想相同的地方,是都在說明「道」是出於自然。莊子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客觀真實的存在。認為道產生一切事物(包括鬼神天地)。道瀰漫於整個宇宙而無所不在,貫通於古今而無時不有,在時間上和空間上都是無限的。

 

《莊子‧天下篇》泛論當時天下各家之學,係研究先秦諸子學一份極重要之文獻。其中也有關於老子思想之論述。《莊子‧天下篇》中有關老子思想之論述,或引自老子原書文字,或標其旨而述之。謹試依其內容,透過莊子之言來明瞭老子的思想與作為。

 

《莊子‧天下篇》中有關老子思想之論述,原文如下:

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古之道術有在於是者,關尹、老聃聞其風而悅之。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關尹曰:"在己無居,形物自著。"其動若水,其靜若鏡,其應若響。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嘗先人而常隨人。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實,己獨取虛。"無藏也故有餘"。巋然而有餘。其行身也,徐而不費,無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以深為根,以約為紀。曰:"堅則毀矣,銳則挫矣"。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雖未至於極,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莊子‧天下篇》中有關老子思想與作為之論述,可分四部分述之:

一是描述古代道術的思想內涵以本為精,以物為粗,以有積為不足,澹然獨與神明居。(以無形無為的道為精微,以有形有為的物為粗鄙,以蓄積為不足,恬淡地獨自與神明共處。)

 

二是道家人物的主張建之以常無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謙下為表,以空虛不毀萬物為實。(主張建立在常無與常有的基礎上,以太一為核心,以柔弱謙下為外表,以空虛不毀傷萬物為實質。)

 

三是引述老子的話知其雄,守其雌,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為天下谷。(知道雄強,持守雌柔,願成為天下的溝壑;知道明亮,持守暗昧,願成為天下的山谷。)這句話闡釋了道的運作——「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

 

四是描述道家人物的作為人皆取先,己獨取後。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實,己獨取虛。"無藏也故有餘"。巋然而有餘。其行身也,徐而不費,無為也而笑巧。人皆求福,己獨曲全。曰:"苟免於咎"。以深為根,以約為紀。曰:"堅則毀矣,銳則挫矣"。常寬容於物,不削於人。

(人人都爭先,獨自甘願居後,說承受天下的垢辱;人人都務實,獨自甘願守虛,不使斂藏所以有餘,多如高山堆積。他立身行事,從容不迫,無為而嘲笑機巧;人人都求福,獨自甘願委屈求全,說姑且免於受罪。以深藏為根本,以儉約為綱紀,說堅硬的易於毀壞,銳利的易於挫折。常常寬容待物,從不侵削別人。)

 

最後莊子讚嘆老子:「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