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要活得快樂要活的幸福。我們多多少少都在追逐各式各樣的快感包括智性上的、感性的或文化上的快感、甚或是靈性上的快感。我們從生到死都在秘密地或處心積慮地甚至明目張膽地追求快感。快感可說是是形成社會的基本結構

不論我們的快感是何種形式我們心中都應該有數因為就是它引導而且設定了我們的生活方式。因為尋求快感而且不斷滋養、維繫它乃是生活的基本需求沒有它生存就變得極其枯燥、愚蠢、孤獨而且毫無意義。

既然人活著就在追求快感,你也許會問:那麼為什麼不讓快感來引導生活?克里希那穆提說,原因極其簡單;快感必定帶來痛苦、沮喪、憂傷及恐懼或是因恐懼而生的暴力。如果你要過這種生活,就去過吧,反正世界上大多數人都是如此;但是你如果想從這種痛苦中解脫,就必須了解快感是如何形成的。

快感究竟是甚麼?克里希那穆提說,快感與喜悅是不同的。他問我們:類是否可能不追求快感而仍舊能活在無上的喜悅及大樂之中?

認識快感並不是要否定它。我們既不譴責它也無意為它論斷是非然而我們如果要探索它就必須張開眼睛認清這個事實——凡是不斷追逐快感的心無可避免地終將面對它的陰影及痛苦。即使我們試著追逐快感而躲避痛苦這兩者仍然是無法分開的。

快感是經由四個階段而產生的:知覺、感覺、觸覺及欲望。例如:我看到一輛漂亮的汽車於是得到一種感覺由看見生出某種反應然後我觸摸它接著便生出想要擁有它而且想藉它來炫耀自己的慾望。

對美好事物的欲求反應本來極其自然但是當念頭一闖進來嘗到這種愉悅的滋味以後就轉化成快感。念頭不斷想重複這種經驗重複愈多次就演變為一種機械化的慣性反應;想得愈多快感就愈加重。慾望本身並沒有錯是念頭扭曲了它是念頭將它變成記憶而記憶又藉著不斷地想念而得到滋長。

記憶在日常生活中有它存在的必要但在認識自己的心智狀態中它是沒有什麼容身之地的。克里希那穆提說,一個不被記憶麻痺的心智才能享有真正的自由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