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合東方的佛法與西方的心理學, 美國知名的禪學導師傑克‧康菲爾德有系統地整理出一套佛法的心理健康學,並撰寫出書——《智慧的心》。
關於這本書,傑克‧康菲爾德說,若你是醫生或心理衛生專業人員,佛法的心理健康學能帶給你深具啟發性的新知識與可能性。如果你是剛接觸佛法,對靜坐也很陌生,你會發現靜坐是極自然的事。若你對佛法的修煉經驗豐富,他希望這本書能帶給你挑戰,讓你在追求真理的道路上,獲得嶄新的視野與修煉方式。
《智慧的心》這本書以現代心理學為切入點,透過心理諮商與療癒的實做,說明禪修的方法和過程,讓讀者可以了解佛法如何療癒我們的心靈,解放我們的理智,以及利益眾生。傑克.康菲爾德在書中將佛法健康心理學的論述整理出26項原則,並依從這些原則來架構這本書的內容。
佛法健康心理學的26原則如下:
1.我們應洞悉人們與生俱來的高貴與美善本性。
2. 慈悲是我們最深刻的本性。它源於我們與萬物的連結。
3.當我們的注意力從經驗轉向知曉一切的寬闊意識時,智慧於焉生起。
4.認識我們意識心所呈現的狀態。學習將不健康的心理狀態轉化為健康的心理狀態。
5.對自我的觀念乃透過認同而產生。愈不執著於自我觀念,就愈自由與快樂。
6.人類的生命同時包含普遍性與個人性的特質。
7.自由是對任何經驗的專心覺照。正念帶給我們嶄新視野、身心平衡及心靈自由。
8.身體保持正念,讓我們得以全心全意地活著。 這帶來療癒的力量、智慧及自由。
9.智慧明瞭當下生命所呈現的感覺為何,卻不陷溺其中。
10.念頭本身往往偏頗不實。要學習對念頭保持覺照,切勿迷失其中。
11.意識分為個人與普遍性層面。讓我們的覺知深入到潛意識能帶來智慧與自由。
12.我們可以辨識自己人格中的病態模式,並將之轉化為本然性情的一種健康呈現。
13.欲望分為健康與病態兩種。了解它們的差異,然後在其中找到自由。
14.若緊抓憤怒與仇恨不放,心靈就會受苦。我們可以做出強力、明智,以及慈悲的回應,而不心懷憎恨。
15.虛妄令人誤解此世界,並忘記我們的真實生命。虛妄產生所有病態的心理。讓自己從虛妄的束縛中解脫,以智慧之眼看待世界。
16.痛苦在所難免,但苦難則不然。苦難源於貪婪,放下執著即可不再受苦。
17.對內心的意念保持覺照。意念是我們創造未來的種子。
18.我們不斷觀想的事物改變我們的身體與意識。觀想自由與慈悲心。
19.一再重複的念頭形塑我們的世界。我們應出於慈悲心,以健康的念頭來取代病態的想法。
20.我們能透過內在的訓練發展專心的力量。專心開啟人類的意識,讓人進入療癒與了悟的深廣境界。
21.要得到真正的快樂,美德與正直乃不可或缺。謹慎地守護你的正直。
22.寬恕是必須且可能的。尋求寬恕與重新開始永不嫌遲。
23.在內與外,自與他之間乃是無二無別。照顧自己,便是在照顧世界 照顧世界,也就是在照顧自己。
24.我們在所有的兩極當中尋求中道。安住於中道,而且無論身在何處皆得安樂。
25.放掉內心各種意見,讓自己擺脫各式觀點的束縛。對生命的奧秘敞開胸懷。
26.寧靜的心靈產生愛。當愛遭遇困難,它轉化成慈悲。當愛碰到快樂,它轉化為喜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