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破壞的法則(The Law of Self-sabotage)––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世界觀和價值觀,我們會以不同的方式去解讀周邊的事件和人類的行為。這代表我們的態度,也決定了我們人生大抵的命運。如果我們的態度本質上是恐懼的,我們會在每種情況下看到消極的一面。我們阻止自己去冒險。我們把錯誤歸咎於他人,卻沒有從中吸取教訓。如果我們感到敵意或懷疑,我們會讓他人在和我們一起時產生這樣的情緒。我們通過無意識製造我們最害怕的情境,破壞了我們的人際關係。

葛林說,身為人性法則的學生,你要完成的是一道雙重的作業首先,你必須體認到自己的態度,乃至於你的態度如何左右你的認知。第二,你不能只是知道態度所扮演的角色,你還要相信態度有至高的力量可以改變你的處境。關於態度,我們要了解的不只是它們會讓我們的感知產生不同的色彩,我們還得知道態度也是決定我們人生境遇的重要因子。我們的生理健康、人際關係、事業成功與否,都取決於態度:我們的態度,就是一股自我實現的預言與動能。

生命具有混亂而不可預測的本質,但人類這種動物並不善於因應不確定性,往往會是盡可能去限縮他們的體驗,以便讓意外發生的機率降到最低。葛林說,這種負面與狹隘的心態,往往可以追溯到童年早期。他們會建構出繁複的防衛機制,讓與自己不同的觀點不得其門而入。他們都會悲觀地預期壞事發生,隨著年齡漸長,這種態度會變得根深蒂固,他們的心胸也會更加狹隘。

這種態度,內建著一種自我破壞的動能。葛林說,這一類人會讓身邊的其他人感覺到相同的負能量,而這又會反過來強化他們對於旁人的看法。他們只看得到自己被人迫害,只看得到自己厄運纏身。在把人推開的過程中,他們也會讓自己想在人生中成功的難度加倍,而在孤立中,他們的態度也會愈變愈差。就這樣,他們陷在了自己一手創自出來的惡性循環裡。

在本書中,葛林介紹了五種最常見的緊縮態度,分別是:有敵意的態度,焦慮的態度,逃避者的態度,抑鬱的態度,還有怨憤的態度。葛林說,你的目標是要能從各種徵象中看出潛伏在你內心,還沒有茁壯起來的負面態度,然後趁早徹底將它根除。另外,就是你要去觀察已經壯大起來的這類態度是如何在他人身上運作,藉此更進一步去了解他們的人生觀,你要學著去與心存這些態度的人周旋。

緊縮的負面態度,是為了限縮生命的豐富性而存在,為此我們會賠上創造力、成就感、與人社交的快樂,乃至於我們的生命力。葛林說,為了避免在這樣的狀況下再多浪費任何一天,你的目標是要突破,是要擴大你的視野與經驗。從如何看世界,如何看待逆境,到如何看待自己,與如何看待其他人,塑造開放而寬大的心靈不但有助於自身的成長,也會讓你的社交互動減少阻力。總之,藉由讓自身的態度更正向、更開放、更包容,我們將可以點燃一種前所未見的能量––我們將能從逆境中學習,將能無中生有的創造出機會,能將人吸引到我們的身邊。我們必須去探索自身意志力的極限,看看這股意念能把我們帶得多遠。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青松讀書會 的頭像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