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失落的幸福經典》中,曾多次提到人類社會的一個主要特質,諸如好與壞、善與不善、愛與恨、信與不信等等,就是所謂的「二元對立性」;雖然書中的論述多是以此二分性來對比說明,但是並未針對此法則去深究與說明。
「二元對立性」(或稱二分法則)是人類社會普遍存在的現象。奧修在《智慧之書》中說明,生命是相對的,生命因相對的二分性而存在,它是相對二極事物間的律動。你不可能永遠都很快樂,那快樂將會失去其意義;你也不可能永遠都處在和諧當中,否則你將不會覺察到和諧的存在。和諧、不和諧,快樂、不快樂;每一次的喜樂都有其苦痛之處,每一次的傷痛也都有其歡喜之處。
除非人們瞭解生命存在二分性的現象,否則人們就會活在不必要的苦難中。接受生命所有的現象,所有的苦楚和所有的狂喜;不要去渴求那不可能的事、不要渴望生命應該是只有狂喜而沒有痛苦。狂喜不能單獨存在,它需要有另一個對比。痛苦就是黑暗的背景,所以狂喜才能又清楚又響亮,就好像夜空的星辰是那麼地明亮一樣;夜愈是漆黑,星星愈是閃爍、明亮,在白天的天空裏你將看不到星星,並非它們消失不見,而是因為沒有黑夜的對照。
奧修說,想像一個沒有死亡的生命,那生命將會是一場無法承受的痛苦和存在;只有生命,沒有死亡是不可能的事。死亡定義出生命的存在,它給予生命全神貫注的能量,因為生命每秒都在飛逝,每一秒鐘都更形可貴。生命如果是永恆的,那誰會在乎呢?因為永遠有明天。人們可以等到明天再說,誰在乎要活在當下呢?但現實的狀況是,你明天很有可能就會死去,這種感覺強迫你必須活在當下每一片刻。你必須跳進現在這一刻,你必須進入最後的深處,因為沒有人能確定下一刻是否真的會到來。
瞭解生命的律動,人們就可以在二分性的生命中稍為放鬆。當不快樂來臨,你歡迎它;當快樂來臨,你也歡迎它;你知道它們是同一場遊戲的二個夥伴。這是你必須牢記在心的一件事,如果你能牢牢記住它,你的生命將會有全新而不同的品味,將會有自由、不執著、沒有牽絆、沒有罣礙的品質;不管什麼狀況發生,你都一樣能安靜和平心靜氣地接受。
而一個能夠平心靜氣地接受痛苦、挫折和苦難的人,他的回應本身將會轉化那些困境,對他來說,困境也是寶藏,困境甚至讓他可以更明確、更清晰,對他而言,黑暗本身也有它的美,它的深度和無限,對他而言,死亡甚至不是終點,對他而言死亡是某種未知的開始。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