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恩普專欄 (453)
- Sep 16 Fri 2016 16:45
[恩普專欄] 修行的核心理念(三)一切為我而設
- Sep 08 Thu 2016 13:32
[恩普專欄] 修行的核心理念(二) 感恩的心
修行的核心理念(二)感恩的心
不論你到哪裡學習佛法,實際上,它就在心中。執著的是心,思索的是心,超越的是心,放下的也是心,外在的學習,實際上都是關係著心的。無論你研究經藏、論藏等等,別忘了它是從何而來的。
- Sep 05 Mon 2016 13:32
[恩普專欄] 修行的核心理念(一) 你靈光嗎
修行的核心理念(一)你靈光嗎
生命的真相為何?隨著年歲的增長、生命歷練的增加,我們愈來愈對生命的真相感到興趣。一個人若能對自己生命的真相愈清楚,在人事境物上你就會愈靈光。想要知道自己靈不靈光,可以用四句話來檢測自己:
- Aug 29 Mon 2016 07:22
[恩普專欄] 修行的人生觀(五) 心經的智慧(下)
上一篇文章簡述了《心經》的要旨,現在,讓我們進一步去了解《心經》的深義。任何經典都會包括四層意思——外層義、內層義、密層義、密中密層義。外層義側重於講基,講見地;內層義側重於講道,講行持;密層義側重於講果,講成就的徵相、成就相;密中密層義是究竟義,是講佛陀的果地境界。
- Aug 22 Mon 2016 07:33
[恩普專欄] 修行的人生觀(四) 心經的智慧(上)
「緣起性空」是佛教的人生觀。人是緣生緣滅的,人生就是一場從有到無的遊戲。透過這場遊戲,悉達多‧喬達摩了悟了「空有不二」而成佛。其實,每一部佛教的經典都是在闡釋修行有關的法,也就是在教導人生的遊戲規則。例如:《金剛經》在於「不著相」;《楞嚴經》在於「破妄顯真」;《圓覺經》在於「隨順覺性」;《六祖壇經》在於「回歸自性」;…。本文謹以《心經》為例,用《心經》的智慧來闡明修行的次第與方法,亦即人生的遊戲規則。
- Aug 15 Mon 2016 07:24
[恩普專欄] 修行的人生觀(三) 隨緣破密
- Aug 08 Mon 2016 08:44
[恩普專欄] 修行的人生觀(二) 人生即修行
- Aug 02 Tue 2016 21:22
[恩普專欄] 修行的人生觀(一) 緣生緣滅
修行的人生觀(一) 緣生緣滅
「緣起」是佛教根本而主要的義理,「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是《阿含經》描述「緣起」的定型文句。佛教的緣起說,是指一切事物生滅的必然法則。「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緣生緣滅,世間上的事事物物,都是依因托緣和合而成,一旦緣滅,事物本身也就歸於烏有。
- Jul 22 Fri 2016 13:26
[恩普專欄] 修行的基本功 (四) - 不執著
- Jul 15 Fri 2016 19:25
[恩普專欄] 修行的基本功 (三) - 不批判
- Jul 08 Fri 2016 15:31
[恩普專欄] 修行的基本功 (二) - 不對抗
- Jul 01 Fri 2016 08:39
[恩普專欄] 修行的基本功 (一) - 修行修心
- Jun 24 Fri 2016 10:17
[恩普專欄] 即將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