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May 31 Tue 2016 16:17
認識青松讀書會
- Nov 08 Fri 2024 21:15
愛是一切的答案 (二) 生活的戰爭
我們每一個人,或有意或無意,都在用一生的時間追求持久的充實感。我們每天作出幾百個決定,這些決定的基礎是我們的想法。我們認為誰能讓我們比較快樂,哪些事物能帶來較多的安全感。我們告訴自己,要成功,一定要得到這些東西。絕大多數的決定都是某種掌控外界、至少是適應外界的努力。我們把力氣用在這個地方——試圖得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控制一切事物。
儘管我們拚命努力,儘管我們費勁地促使一切事物按照我們期望的方式進行,有一件奇怪的事還是發生了:我們的希望和夢想總是在現實裡跌得鼻青臉腫。安吉麗思博士說,我們覺得痛苦,因為事實與我們認為應該實現的狀況大相逕庭,因為我們的感受與我們認為自己應該擁有的感覺天差地遠。現實令我們失望,不是一次,而是一次又一次地帶來挫敗感。
- Nov 01 Fri 2024 21:14
愛是一切的答案 (一) 愛是什麼?
- Oct 25 Fri 2024 08:09
直覺思維 (十四) 生命的修煉
直覺的生成有其不同的境界:一是靈感,即是主體在瞬間突然捕捉到解決問題的思路,然而還不夠清晰;二是頓悟,亦稱恍然大悟,即主體突然間達到了對事物本質的了解,或者對問題的關鍵的把握;三是直觀,即主體在瞬間突然對要解決的問題及其發展達到了整體性的了悟。
解析這三種境界,可以視直覺的生成為一種心性的修煉,從「有感」到「頓悟」再到「通達」,這種心靈境界的發生與轉變其過程很是微妙,難以用言語來描述,《莊子‧養生主》中有名的寓言 「庖丁解牛」正好可以做為借鏡。
- Oct 18 Fri 2024 06:41
直覺思維 (十三) 生活中的自在
小池龍之介在書中提出澄澈五感的練習,分別就日常生活中的「說」、「聽」、「看」、「寫/讀」、「食」、「捨」、「觸」、「育」等八種行為,介紹正確的感受方式。鼓勵大家在說話、聆聽、觀看、書寫、飲食、觸覺、收藏等的行為過程中,追求心靈的平靜。他說,沒有了多餘的妄念,你就會發現,幸福與自在,就在這行、住、坐、臥之間。
書中提到的各項練習,都值得我們細細體會並落實。在此,僅簡單地介紹有關這八種行為的正確感受方式的概念如下:
- Oct 11 Fri 2024 06:40
直覺思維 (十二) 澄澈五感
很多時候,思考根本就不是我們能自由自在掌控的,我們自以為懂得思考,其實是讓思考限制了我們。小池龍之介說,想要學習正確地思考,得先從眼、耳、鼻、舌、身這五感著手。首先,在日常生活中,盡可能地自我覺察:「此刻,自己正在使用五感中的哪一種感覺?」
小池龍之介說,先前提到五感這個詞,而佛教認為,除了眼、耳、鼻、舌、身這五種感官之外,還要加上意。人就是透過這六種途徑,來認識外界的刺激。這六種途徑稱為「六門」,訊息由此六門而入,使我們獲得視覺、聽覺、嗅覺、味覺、觸覺,以及思考這六種感覺。透過六門認識到的,就是「自我」的本體,亦即我們能夠知道:「這就是自己。」
- Oct 04 Fri 2024 06:38
直覺思維 (十一) 正確的思考
- Sep 27 Fri 2024 06:37
直覺思維 (十) 不思考的練習
在「直覺思維」這個專題的後半部將介紹《不思考的練習》這本書。
這本書的作者,小池龍之介,1978年生,日本山口縣人。月讀寺住持、正現寺副住持。東京大學教養學院畢業。2003年架設「家出空間」網站,2003年至2007年間,開設一家兼具寺宇和咖啡館功能的「iede cafe」。之後,他一面修行,一面在月讀寺和新宿朝日文化中心等處,指導一般民眾坐禪。
- Sep 20 Fri 2024 20:49
直覺思維 (九) 創造的循環(下)
- Sep 13 Fri 2024 20:48
直覺思維 (八) 創造的循環(中)
到目前為止(「是→做→有」),我們的直覺活潑而健康。我們跟隨靈感和靈的動機,做出決定,從心做出行動,在身得到結果。但是在創造循環的下行階段,會存在一個成功的陷阱,也就是說,我們很可能會被以往的成功經驗困住。
潘妮說,在現實的世界中,我們過於重視實質垂手可得的東西,以為脫離做和有的世界就代表失去、失敗,甚至是毀滅。當環境改變了,我們卻根本不考慮回到「是」的狀態,重新開始。反而陷在「做←→有」的反覆循環中,為了保持同樣的結果(有),就去改變做的方式,想把事情做得有所不同,想要維護既有的結果;這樣逆流而行,不但耗費大量能量,更與真正的自我失去連繫,阻塞了自己的直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