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戀」是一種習慣性的自我關注;自戀,形容自我陶醉的行為或習慣,可被視為是一種性格,或是一種集體行為造成的現象。自戀這個字眼通常帶有貶義,代表誇張、自滿、自負、自我或自私。有些心理學者認為,自戀是原始的本能,其作用是建立世界與自己的關係。心理學者阿德勒則認為,人類是社會性的動物,自戀型人格並非原始本能,而是排斥他人的行為。他認為自戀並不正常。

葛林說,從呱呱墜地的那一瞬間起,他人的注意就是我們身而為人的一種需求。我們一直到骨子裡,都是社會的動物。我們的生存與幸福快樂,都取決於我們與他人建立的連結。我們都是自戀者,有些人比其他人更深入。心理學者威廉·詹姆斯說,人性最深刻的法則,就是對被肯定的飢渴。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常說一個人「感情用事」、「太激動」,所以不夠理性,指的是他因為受到情緒影響,失去了客觀衡量各種理據的能力。《人性18法則》提出的第一個人性法則就是「非理性法則」(The Law of Irrationality) ——情緒使我們根據心情看待和判斷事物,這造成與現實的脫節,由此導致生活中的錯誤決策並養成負面模式。

葛林之所以將非理性法則排到卷首,這是因為我根本上都是感性的物,心理因素對人的所作所為起到關鍵性的作用。所的理性,反倒是我類擁有了智慧之後的明。尤其去判一件事情的候,人的喜厭惡、是非念往往定了我度,重影響著自己的未。而理性是對抗這些情緒影響的能力,減少衝動思考,得以打開自己的心智不受情緒左右地去接受現實。

理性是指人在正常思維狀態下時為了獲得預期結果,有自信與勇氣冷靜的面對現狀,並快速全面了解現實分析出多種可行性方案,再判斷出最佳方案且對其有效執行的能力。理性是基于現有的理據,通過合理的邏輯推導得到確定的結果。反之就是非理性。葛林說,理性並不是天生的,而是一種我們必須培養的能力。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本書的序言中,葛林說,《人性18法則》一書的設計,是要讓你浸淫在各式各樣的人類行為中,並凸顯出其根源讓你知曉。接受此書的導引,你將能徹底改變對人的觀點,一組全新的應對進退之道也會隨之展現。另外,本書還會讓你徹底改變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總之,你人生視野的轉變,會展現在以下的數點:

首先,人性的法則將幫著把你打造成一個更冷靜、更有策略的人類觀察者。你會識人更深,不再張皇失措於那些會讓你精疲力盡的情緒小劇場。

第二,人性的法則會讓你能抓住別人不斷散發的暗號,讓你成為大師級的識人者,再也不會錯看了某人。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性比我們想的更複雜、神祕且引人入勝。然而,科技進步和社群媒體帶來的巨變,使人類比以往更耽溺於自我世界,而其自戀程度也是前所未見。葛林認為,想讓人生不再撞牆,或更進一步打進任何群體,發揮你想要的影響力;人性,都是你必須重新通透的一門學問。他從近百年的心理學文獻上總結出十八條人性法則,涵蓋了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以及根本成因。跟隨他所揭示的人性18法則,徹底認識自己,打破負面行為模式,才能趨吉避凶;學會洞察人心,才能擄獲人心。

什麼是人性法則?舉例言之: 任何一個健康的人的任何一個行為,都是服務於他自己的目的的。這就是一則人性法則。又:人生一切痛苦的本質都源於自己對人性的無知。這也是一則人性法則。所謂的「法則」,在此處的定義類似「定律」,是以大量具體的客觀事實經驗累積歸納而成的結論。將我們的行為和心理能完美地被法則或定律來描寫,涵蓋了人類行為的方方面面以及根本成因。

葛林所揭示的人性18法則,簡述如下~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回讀書會的專題是閱讀《人性18法則》一書。這本書的作者羅伯·葛林(Robert Greene),他是多本國際暢銷冠軍書作者,善於從歷史取材,將古老的智慧和哲理化為充滿洞見的文本,供有心追求成功和影響力的人浸淫、汲取。這次他將其如剃刀般鋒利的文筆揮向「人性」,帶領讀者看清決定人類行為背後我人所不知的強大力量,如何影響個體的成敗,左右人類的命運。

葛林認為,人類是社會動物,我們的生活始終圍繞著各種關係存在。理解人類的所作所為,可讓我們更能在社會立足,也是我們所能想像得到最有用的工具,或說能力。少了這種能力,即使擁有異稟天賦,也無法帶我們走得太遠。《人性18法則》將幫助讀者釐清人性、認識自己。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什麼是我此生的使命?卡巴金博士說,我們最好一再自問:什麼是我此生的使命?不然,我們可能履行了屬於別人的任務還不自知;說得更明白些,這個別人可能根本是我們想像力所虛構出來的我,甚且是我們想像力的囚徒。

身為會思考的動物,我們一如所有生物,一方面被我們獨一無二的軀體所包圍著,另一方面又被一視同仁地鑲嵌在縱橫交織的生命現象之中。只有我們,在活在陽光下的短暫人生裡,能夠扛起「為何而活」的責任,不幸地也唯有我們才會被這顆思慮的心迷障了短暫的一生,而只要我們一直躲在思考慣性和制約的陰影之下,我們甚至有可能永遠發掘不了自己的獨特性。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當下是什麼?這是一個提問,也是對生命的一個探索。卡巴金博士說,若要在生活中保持正念,探究的精神絕對不可少。探究並不只為解決問題,它還能確保你體驗到生命存在的基本奧秘: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作為一個人的意義在哪裡?我的業是什麼?我要走怎樣的道路?

探究並非找尋答案,尤其不是找尋膚淺思考下的立即答案;探索提出疑問,但不期待解答,只是仔細思維問題,帶著一份懷疑,將問題放入正知烹煮,讓正知滲入沸騰起泡熟透,再從正知中撈出來,如同我們讓其他一切事物都從正知中出入一番。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巴金博士說,縱使第一手經驗到「整體」,也無法盡知一切,因為整體的多元性是無限的,整體映現並鑲嵌在每一特定的個體中,猶如印度教神祇因陀羅的網,象徵著宇宙,所有焦點都有一個寶石,每一寶石都反映出整個網,也就寓含了整體。《心經》: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是個體,空是一體。個體與整體是一體無可分裂的。

如果我們只強調整體性,試圖壓平一切差異之處,而不去重視每一個獨特的際遇,這個世界的種種將變得貧瘠和無聊。卡巴金博士說,其實正因為各個事物有其特質,有其特殊的個別屬性⼀⼀如果你願意稱為個別性與如是性亦可⼀⼀所有的詩歌和藝術科學和生命奇蹟恩典和豐美方有發祥之處。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卡巴金博士說,當我們覺得自己是完整的,便會感覺與萬事萬物渾然一體;當我們感覺與萬事萬物渾然一體,我們便感到自己的完整性。透過禪修可以讓我們產生一體或整體性的覺受。禪修是向內或安住在自己之內,在正式禪修的寂靜中,我們的確將能量轉向內,後來會發現我們的身心其實包含了整個世界。但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卻很難有這種一體的感受,頭腦的思維都是零碎的與對立的。

與頭腦思維的對立與零碎相比,在任何時刻,禪坐或禪臥時,我們都可以重新與身體連繫,然後超越它,與出入息乃至與宇宙融合起來,體驗到我們是一個整體,同時融入一個更廣大的整體之中。卡巴金博士說,相依相存的感覺帶來深刻的歸屬感,並感到與一切事物都親密繫屬,無論置身何處都泰然自若,我們既體驗到亙古無窮,超越生死,並對之讚歎,也能在生命流逝中,體驗到短暫無常,此一身軀此一時刻人我連繫都稍縱即逝。若在禪修中直接體驗到我們的整體性,我們就能與事物本來的面目取得和諧,深化智慧與慈悲,減輕痛苦和絕望。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似乎從小就很清楚的知道,每一個現象都與另一個現象有某種關係;這件事發生的起因是那件事;或是這件事要發生,那件事得先發生。卡巴金博士說,沒有哪一樁事可以無中生有,每一件事都有前因。

深刻檢視任何過程,我們看到同樣的情形。沒有陽光,就沒有生命;沒有植物,就沒有光合作用,沒有光合作用,就沒有氧氣讓動物呼吸。沒有雨水,就沒有食物;沒有父母,就沒有你。這個宇宙如果沒有形成星球的因緣條件,就沒有陽光,沒有地球。這些條件並非永遠是一次元且簡單明瞭,萬事萬物都鑲嵌在一張複雜的網中,在其中精密平衡地相依相存。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