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恩普專欄 (420)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我們繼續討論:什麼是我們內在最美好的部分?「造翼者」WingMakers網站提出「依心而活」的論點:我們是透過心走向我們的神性(靈性),而是透過頭腦;管分派給我們的智或腦有多大的重要性,它都只是智能的一種形式,儘管它在我們的世界有著重要的地位,但毫無疑問地,它並是我們自性的首要智能。我們首要的智能來自心──能量的心。它駐在心的地方,它是個人內在對於魂或高性的知曉之處。它的本質就是愛──神性的愛、靈性之愛。

「能的心」是由種主要的表達形式所組成的:讚賞與感激,慈悲,寬恕,謙卑,諒解和勇氣。這種舉止構成的心之精髓,當它們被表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時,能的心就可以執作為一種「進入我們內在最深的自己或靈魂的入口」之功能。「依心而活」就是透過我們對情感和心理生命的精通熟,以及從種心之美德的平台去引我們的生活。透過能量的心,我們就能與宇宙的能場連接,與天地宇宙萬物結為一體。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所謂「心的訓練」,就是做心的功課,就是修心、正心、正念,去妄心存真心。也就是奧修大師說的靜心。奧修大師說:「靜心是清楚,一種視野的絕對清楚。」「頭腦結束的地方,靜心才會開始。」「靜心是一種跳躍:從頭到心,最終從心到自身存在本質的跳躍。」「靜心會將你帶到空無的境地。但是那些來到靜心之空無的人將立刻覺察到,他們也來到神的豐滿境地。」

如何做心的功課?要做心的功課,首先就要將心打開。心是一個人的翅膀,帶著我們翱翔於世上,心有多大,世界就有多大。如果不能打破心的禁錮,那麼即使給你整個天空,你也找不到自由的感覺。我們為什麼把心封閉起來呢?為什麼要對其他人刻意冷漠、裝作無動於衷、避免與別人交往、溝通、互動呢?當你把心關起來,所有的資源、愛、幸福、運氣與財富都沒有門可以進來。所以你覺得自己陷入絕境,似乎前途黯淡,不曉得怎麼辦?這樣的生命模式關閉了你所有的通路,這些通路是所有創造幸福快樂生活的能量流的管道。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心」這個字在中文的意涵裡包含心靈、頭腦的意思。中國人似乎很早就把心靈智慧的觀念看得很深。心可以指身心,也可以用來說明超越身心的境界。心是靈的所在,也是善念、德行、智慧、慈悲的所在,這一切以「心」一字記之。「心」也常被用來代表人;當我們提到自己,向心窩一指,正是最常用的手勢。

人們把與心相關的概念看得比其他更重。諸如:「發自內心」,「捫心自問」,「全心全意」,「心想事成」,「心心相印」等等。有趣的是:所有古老的文明都認為心是智慧和精神成就的源頭,也被認為與穩定的情緒和精神較佳特質有關,心胸開闊者正是指穩定而成熟的人。心也是智慧和道德的源頭,比頭腦更重要。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我們已重點摘要介紹了楊定一博士的著作《唯識:新的意識科學》中的主要概念。現在再將這些觀點與論述略作整合,作為這次讀書會專題的結尾。

面對意識這樣一個難以捉摸的主題,楊定一博士從意識的科學來著手,他不是依循傳統從一個侷限的角度,去理解無限的整體,而是採用了顛倒的方法,從我們每一個人都有的聰明的源頭、最根本的主體來著手。這樣的手法,可以說是真正以簡馭繁,而最終將我們已經僵化的框架做一個徹底的推翻,讓活活潑潑的生命從每一個人的心底湧出來。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佛家認為人生痛苦的根源在「無明」。何謂無明?無明,佛教術語,煩惱的別稱,為「明」的相反詞 ;在佛經中,常常見到無明二字,它的意思,是指愚癡黑闇迷沌的心。人們對於自己這個心,不能以智慧覺照明了心內和心外一切諸法事理的光明,及一切業因業緣果報的事相。迷失了一切眾生原本具有的光明覺性,就叫做無明。無明,泛指無智慧、愚癡。無明也就是愚癡與煩惱的代名詞

修行的過程,可以視之為,從局部回到整體。修行的過程,也可以視之為,從無明回到明。楊定一說,人就是因為無明而把自己從整體制約成局部。透過無明,人把自己真正的身分忘記了,人在不知不覺中把自己全部的身分,挪到一個狹窄的局部。這樣的局部,我們將之稱為「人間」。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修行的過程,可以視之為,從局部回到整體。楊定一說,無論是透過「我-在」的靜坐、臣服、參或其他方法停留在大我,這種大我的感受會繞過頭腦的作用,會避開念頭的領域,而讓我們自然想要隨時守住大我。它本身帶著一種我們在人間找不到的歡喜和光亮,而自然吸引我們的注意,讓我們覺得更有意思,讓我們寧願守住它。

楊定一博士之前曾教授過「參」和「臣服」兩種修行方法,他說,「參」,最多只是讓我們定到相對意識的最源頭——他在本書中稱之為「大我」。「臣服」,也只是把自己交出來,交給誰?也是這個大我。兩者都還是含著一種可以取得或可以抵達的觀念。之所以採用這種取向,本身就是順著頭腦二元對立的機制來進行。我們的頭腦,是透過「取得什麼」而建立~一個主體一定要取得或守住一個客體,才能建立頭腦二元對立的邏輯架構。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你心情低落時,你可能曾對老天發牢騷:這樣的一生,怎麼可能會好?楊定一說,的確如此,這一生你的身體你的人間,最多只是一種限制。你這一生的掙扎和痛苦,大多也只是因為你一直想從這個限制,透過一個限制、再一個限制,而竟然希望能夠一路走到無限,得到自由。這樣的一生,怎麼可能會好。

這真是讓人感慨,你本來是整體,竟然會落到一個局部。你本來的生命是無限、是永恆。到人間的這一生,卻充滿了考驗和痛苦。楊定一說,這種墜落,真是匪夷所思。你是天使,本來是自由,想在哪裡,就在哪裡,想做什麼都可能。但是,自從你懂了樣樣有它自己的名稱,再加上隨著形相有了一層又一層的分別,你也就頓時失去了方向。也可以說,你成為一個人,也就像是天使落到了人間。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之前兩篇文稿,探討了意識與修行的關聯,本篇將繼續探討這個議題。

楊定一說,他曾說過:修行,其實是把一層一層的制約打開。一開始,你也許是從個人的制約著手。到某一個階段,你會發現家庭教育社會都帶來各式各樣或深或淺的制約。甚至,就連你身為人類,本身也就含著人類的制約。讓你與動物有所區別。這種制約所造成的束縛與壓迫,可能是你這一生根本體會不來的。畢竟,要不是有這些制約,哪裡有你的人性?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定一說,探究意識,你可能得到一個很深的領悟,而可能是你這一生沒有遇到過的。這個領悟就是:意識,跟人類看重的任何價值,都不相關。意識,既不偏袒誰,也不會選邊站。

也就是說, 我們所重視的好正常不正常敬業不敬業、負責任不負責任公平不公平應該不應該按道理該怎樣又不該怎樣……,這一切的認為,其實,跟意識或主(或每一個人都有的意識海)毫無關聯。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定一博士說,之前曾討論過,這世上沒有什麼絕對的真理,人間的種種都是相對的。至於人世間的修行,更是沒有什麼絕對的方法。

關於修行,楊定一說,過去可能有許多老師會用許多不同的語言,在不同階段來鼓勵你,至少讓你對修行好像還有一個可以期盼、可以得的。包括新時代的一些說法,例如「把天堂落在人間」其實還是在物質、在客體的層面著手。都還是在客體、小我的層面在談,沒有離開過二元對立的邏輯。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現在讓我們來探討有關絕對與相對的關聯。

楊定一博士說,從之前的論述,你已經知道,意識是無限大,而且本身是代表絕對,而我們稱的「你」「我」不光是代表相對,而且還是相對裡的一個小相對。接下來,你可能會問:絕對,是不是可以觀察到相對?當然,你或許還沒有想到絕對要不要去觀察相對。這個問題,可能對你太抽象了。然而,你可能曾經在人生某個時刻問過:老天爺,或者,神,你知不知道我?你會不會知道我的痛苦?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意識」是什麼?直到現在,仍是宗教、哲學、心理學、神經科學都還無法解答的難題。在本篇文章中,除了介紹楊定一博士的論述 也引用了《維基百科 》和《MBA智庫 》的相關內容。

意識的最基本理解或闡釋,是個體對其內部和外部存在的感知或認識。儘管哲學家、神學家、語言學家和科學家對意識這一概念進行了數千年的分析、界定、詮釋和辯論,但意識的本質仍然令人費解、留有爭議,是「我們生活中最熟悉又卻也最神秘的方面」。意識,也許唯一被廣泛認同的概念是對於它存在的直覺。維基百科)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已故的印度靈修大師奧修說:「我想要告訴你們,科學是最終的價值,科學只有兩種:第一種是客觀的科學,它決定關於外在世界的事,第二種是主觀的科學,直到目前為止,它被稱為宗教,但是最好不要稱之為宗教,最好稱之為內在的科學。將科學分為外在科學和內在科學——客觀的科學和主觀的科學。但是使它成為一個堅實的整體,科學仍然保持是最終的價值,沒有什麼東西比它更高。」

楊定一說,物理世界與心靈其實是一體的,我們習慣以心物二元的架構來思考問題,用物理科學的角度看世界,但是這樣看世界讓我們感到困惑。我們過去只懂得從這個身體出發,用唯物的角度在看一切、活這一切,沒想到活出來的只是孤獨,而早晚會變成痛苦。從出生到今天,這種認識世界的方式不斷地洗腦我們,自然讓我們沒辦法看透、沒辦法頓悟、沒辦法醒覺。這種從出生就建立的聰明,已經變成我們講一切、想一切、看一切、聽一切的前提。我們對這個前提一點都不會質疑。最多是覺得痛苦了、不適應了,才會開始尋找,想知道人生有沒有一個解答。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楊定一博士說,物質跟意識的關係是顛倒的。正因為它是顛倒的,我們只要做一個邏輯上徹底的轉變,將過去思考的典範徹底變更,全面地站在唯識的角度來看,也就突然懂了!他在書中以入睡的過程為例,說明顛倒的真相。

入睡過程的三種意識狀態:清醒、作夢、深睡無夢。楊定一說,一般都認為是以清醒為主,然後才有淺睡、做夢和無夢深睡。這樣的想法,也反映了你我自然會認為理所當然的重點:先有物質,才有人的聰明,接下來才有意識。這種描述,是你我一般認為自己有的經驗。你根本不會想到,你以為的這個順序,其實和事實剛好是顛倒的。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唯識:新的意識科學》的作者楊定一博士說,這本書,他其實等了很久才動筆。這本書並不是要論述佛法的唯識。他說,他並沒有資格、也沒有勇氣去談佛法的唯識。寫這本書,他最多只想分享自己的體驗。唯識(或說意識為主、意識優先的觀點)是真正的生命科學,是任何人面對人生、面對自己早晚都會接觸到的。特別在這個充滿變化、危機和挑戰的年代,更是如此。

楊定一博士說,有關唯識的理念,本來他希望很早就分享出來,甚至,在當初寫完《全部的你》之後就想表達。遺憾的是,《全部的你》出版後,他才發現大家對用詞和他想表達的內容其實是陌生的。有些朋友還可能會認為它不符合一般的邏輯。就因為是這樣,他只好先踩剎車,把步調放慢,接下來透過「全部生命系列」一系列的作品,像搭建樓梯一樣,一步一步地為大家建立一個更穩健、更踏實的基礎。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我們別跟死亡見外,就去認識它,習慣它,跟它混熟。讓我們永遠先想死亡再想到其他事情。任何時候,都讓我們在想像力中,用各種角度去翻轉它......。死亡在哪個轉角等著我們,誰也說不準,那就讓我們反過來在每個轉角等待它吧。預想死亡就是預想自由......。誰能學會死,就能放下奴性。知曉如何赴死,我們就能不受操控、摔開一切阻礙。」––法國哲學家米歇爾・德・蒙田

否認死亡的法則(The Law of Death Denial –– 大多數人在生活中都忌諱死亡這個話題並避免思考死亡。其實我們應該反其道而行,死亡的必然性應該時刻在我們的腦海中。理解生命的短暫讓我們充滿了目標感和緊迫感,去實現我們的目標。訓練自己去直面和接受這個現實,讓我們更容易應對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分別和危機。知道自己終有一死,我們就會懂得人生的比例與分配問題,明白在這短暫的存在中,真正重要的是什麼。我們愈是意識到自己不會永遠活著,就愈能在當下的各方面感覺到自己真正活著。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世代之間的短視法則(The Law of Generational Myopia 你誕生在哪一個世代,在很大的程度上決定了你是誰,你是甚麼樣的人。你所屬的世代跟每個世代一樣,都會想跟上一世代有所區隔,我們往往希望與上一代劃清界限,建立新的世界氛圍。在這個過程中,我們形成了一定的品味、價值觀和思維方式,隨著年齡增長,這些代際價值觀和思想往往會將我們與其他觀點隔絕開來,限制我們的思維。

本章主要在闡釋世代之間的差異與變化。身為人性學習者,你必須清楚世代之間的短視法則,不跟隨「逢上一代必反」,讓心靈開闊,靈活地能從上一代或下一代的角度去看事情,這樣就可以讓我們學到很多東西,由此我們的價值觀會變得更完整。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絕對不是什麼溫柔好客、渴望愛的生物,人只不過是會在遭到攻擊時捍衛自己的一種生物......。強烈的攻擊欲望是與生俱來,是人的一種天賦。」⼀⼀佛洛伊德

人都喜歡自認為是愛好和平、和藹可親的社會一份子。葛林說,我們骨子裡是社會動物,我們相信自己忠於所屬的社群,只不過時不時,我們都會在行為上自己打臉自己。那或許是因為我們的工作保障受到威脅,或許是因為有人阻礙了我們的職涯升遷,也可能是因為我們覺得自己懷才不遇,還是我們經濟出現了困難,再不然就是我們在親密關係中覺得有無法改變伴侶行為的挫折感,乃至於我們懷疑對方即將把我們甩開。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這一章主要在闡釋身為領袖所需具備的的特質與權術。

反反覆覆的法則(The Law of Fickleness 人們對權力者總是存在矛盾心理:對當權者總是拿不定主意又愛又恨。人們希望被領導,但同時也想要自由自在;他們希望受到保護而享受繁榮昌盛,但又甚麼都不想犧牲;他們一面尊王,一面又想弒君。當你是一個團體的領袖時,人們隨時準備在你顯得軟弱或遭遇挫折的那一刻反過來對付你。不要認為要贏得他們的忠誠,你就需要顯得與他們平等或成為他們的朋友;現實是別人會懷疑你的力量,會猜忌你的動機,會口服而心不服地接受你的領導。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人依附群體,人在團體中會變得比平日退縮或激進,從而顯露出我們性格中發展較不完全的部分。葛林說,在他人身邊,我們會很自然地擔心起他們如何看待我們。我們會覺得有壓力要融入環境,我們會開始拿群體的正統為模子去塑造自身的思想與信仰。我們會在無意識間模仿起團體中的其他成員,包括外貌、言談、想法。人是社會性的動物,這種社群力是屬於原始本能的人性。

社群力本身沒有好或壞的問題。社群力單純只是人性中的一種生理學元件。葛林說,但這種古老力量的許多面向放在現代生活中,其實都具有相當的危險性。在軍事科技如此發達的現代,這些集體反應只會導致我們去訴諸不必要的暴力,包括種族滅絕的惡行。整體而言,社群力降低我們的獨立與理性思考到甚麼程度,我們就會被拖進原始而不合時宜的行為模式到甚麼程度。

青松讀書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